沖泡鐵觀音全攻略
沖泡鐵觀音茶多高水溫比較合適,如果泡茶的方法不正確,直接就會影響茶水的口感,而且有的水質(zhì)和水溫不干好的話,茶水的營養(yǎng)物質(zhì)就會散失掉的,如果是好的茶葉那就是等于浪費,那么沖泡鐵觀音究竟多高的水溫合適呢?我們可以分為以下兩個部分來說明:不同香型鐵觀音對于水溫的不同要求、沖泡鐵觀音全攻略,接下來讓我們來一起看看吧!

一,不同香型鐵觀音對于水溫的不同要求
要了解鐵沖泡鐵觀音茶多高水溫合適,那么就需要先知道鐵觀音是有各種香型的。因為鐵觀音有多重香型,不同香型對水溫有不同的要求,我們大致可以分為:清香型鐵觀音、濃香型鐵觀音、韻香型鐵觀音、陳年鐵觀音、鐵觀音紅茶,這幾大類。
1、清香型鐵觀音沖泡水溫
清香型鐵觀音為鐵觀音的傳統(tǒng)作法,在沖泡時,先要用100度的沸水先行醒壺、醒茶,然后再用100度的沸水沖泡鐵觀音,這樣品嘗清香型鐵觀音的效果最佳(醒壺,簡單而言就是要用沸水湯洗茶具)。
2、炭焙類鐵觀音沖泡水溫
炭焙類鐵觀音包括濃香型鐵觀音、韻香型鐵觀音、陳年鐵觀音,這些鐵觀音沖泡時同樣要用100度的沸水先行醒壺、醒茶,然后再用100度的沸水進行沖泡,它們之間相同之處在于要先醒壺、醒茶和用100度的沸水沖泡,不同之處在于候湯的時間不同。(備注:韻香型鐵觀音是介紹清香型鐵觀音和濃香型鐵觀音之間,炭焙時的溫度比濃香型的溫度較低,屬細火慢焙型;色澤比濃香型鐵觀音略淡。)
候湯時間由長到短依次為清香型鐵觀音、韻香型鐵觀音、濃香型鐵觀音、陳年鐵觀音,其中陳年鐵觀音由于年份已久且間隔一至兩年要再次慢火細焙,所以品質(zhì)略靠近于紅茶類,所以候湯時間較短,不然茶水太濃。
3、鐵觀音紅茶沖泡水溫
鐵觀音紅茶是近年來興起的又一種制作工藝的茶類,制作方法跟武夷紅茶相似,采用鐵觀音的芽做為原材料制作,成品鐵觀音紅茶外形跟武夷紅茶相似,但沖泡方法又與紅茶有所不同,原因是其沖泡方法起初保留了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的傳統(tǒng)泡法,即要先通過醒壺、醒茶,此外不同之處在于鐵觀音紅茶醒茶的時間不宜長,動作要快、候湯時間要極短。
鐵觀音紅茶醒茶后,要采用紅茶的泡法,水溫為80度最佳,但在沖泡過程要控制溫度是很難的,只是一個大概,簡單的操作就是把沸水靜置一小段時間,夏天等氣溫較高時靜置的時間略長一些。
因此,除了沖泡鐵觀音紅茶要用80度沖泡之外,其它類別的鐵觀音沖泡的水溫以100度沸水為宜。
二,沖泡鐵觀音全攻略
了解了上面的這些之后,接著來看:茶具選擇及沖泡間隔時長、沖泡次數(shù)、沖泡技法、水質(zhì)選擇、茶具選擇、以及沖泡步驟。
1,茶具選擇及沖泡間隔時長
鐵觀音最好用蓋碗泡,水盡量用純凈水,水溫100度為宜,這是目前公認的主流泡法。第一道水洗茶和暖杯,第二道水十五秒為香,以后每道順延十五秒。值得一提的是,浸泡時間是因茶而異的,并非一成不變,這里只是提供參考。原則上來說,茶葉較嫩的浸泡時長略短一些,茶葉較粗的則反之;其次,茶干比較緊結(jié)的浸泡時間略長一些,較松的茶干反之;另外,茶水較濃的浸泡時間也要適當縮短,反之則延長。
2,沖泡次數(shù)
沖泡最好不超過七道茶水,若是春茶基本是五道。無明顯茶香后屬茶渣,雖有味實無保健之效。鐵觀音非越久越好喝,茶香回味為好茶獨有,所以品茶以新茶為佳,且上好鐵觀音有酸度,若久存則酸度漸失去,三千之茶與五百之茶無異。,
3,沖泡技法
鐵觀音沖泡技藝具體分為八道程序:洗杯、落茶、沖茶、刮沫、巡茶、點茶、看茶、品茶:日常沖飽鐵觀音畢竟不同于茶藝表演,網(wǎng)上很多有關(guān)于鐵觀音的沖飽方法都是轉(zhuǎn)載于茶藝表演的過程,既看不懂,又不實用。我把我們?nèi)粘W畛S脹_飽鐵觀音的方法整理了一下,供鐵觀音愛好者參考。
4,水質(zhì)選擇
用煤氣灶、隨手泡、電磁爐等工具先燒開水,要即燒即泡。因為泡茶要求溫度要高,一般要100度,而且泡鐵觀音水質(zhì)一定要好。首選山泉水,井水、桶裝水、或礦泉水次之。絕對不用城市里的自來水。水質(zhì)越好,則泡出的效果也越好。如果用熱水瓶里的水效果也是大打折扣,我們都是即燒即泡的。很多學術(shù)文章說泡茶最好用80度的水,不但泡不出味道,還嚴重影響口感,這樣的說法純屬以訛傳訛。沒有一個懂鐵觀音的人會這樣做的。
5,茶具選擇
準備泡茶工具最實用的不銹鋼茶池,純白瓷茶具,最中間的為蓋碗,我們這邊也稱“悶甌”,也有的稱“介碗”,一般采用中號的,口徑75mm,剛好泡標準的7克飽。還有小茶杯,僅這些也可以。講究的還有茶海(右邊的白瓷容器),茶濾(彈簧架上那個透明的小東西)與茶海配合使用,還有小夾子。我們這里有98%以上的人用這是這些工具。白色的瓷茶具可很好的觀察茶葉的顏色,千萬別選那些花花綠綠的。有文章說最好采用陶制的茶具,但只要是懂茶的人很少會用陶制的。開水開后把這些茶具燙洗一遍。 ,
6,沖泡步驟
(1)把茶葉放入蓋碗中。
(2)沖入滾燙的開水,并倒掉一遍。目的是去除茶葉里面的一些灰塵等雜質(zhì),起到一個講究衛(wèi)生的作用。
(3)再沖入開水,蓋上蓋悶一會兒,時間可自己掌握,想別濃點就多等會兒。接下來可開蓋聞香。杯蓋的香氣是茶葉質(zhì)量的重要一個方面。
(4)聞后把茶湯倒在茶海里,茶海上放茶濾,起過濾雜質(zhì)的作用。也可直接倒在小杯。
(5)把茶海里的茶湯倒在小茶杯里,再鑒賞茶湯的顏色。
(6)用夾子夾茶杯送到客人前。
(7)最后鑒賞茶湯的氣味、口感等。品飲茶水。
(8)接下去的第二泡、第三泡依上面的方法沖泡。具體沖幾泡要看茶葉的耐泡程度和個人的喜好而定。像我們在茶季鑒定茶質(zhì)的時候,有時只泡一、二泡就倒掉了。

一,不同香型鐵觀音對于水溫的不同要求
要了解鐵沖泡鐵觀音茶多高水溫合適,那么就需要先知道鐵觀音是有各種香型的。因為鐵觀音有多重香型,不同香型對水溫有不同的要求,我們大致可以分為:清香型鐵觀音、濃香型鐵觀音、韻香型鐵觀音、陳年鐵觀音、鐵觀音紅茶,這幾大類。
1、清香型鐵觀音沖泡水溫
清香型鐵觀音為鐵觀音的傳統(tǒng)作法,在沖泡時,先要用100度的沸水先行醒壺、醒茶,然后再用100度的沸水沖泡鐵觀音,這樣品嘗清香型鐵觀音的效果最佳(醒壺,簡單而言就是要用沸水湯洗茶具)。
2、炭焙類鐵觀音沖泡水溫
炭焙類鐵觀音包括濃香型鐵觀音、韻香型鐵觀音、陳年鐵觀音,這些鐵觀音沖泡時同樣要用100度的沸水先行醒壺、醒茶,然后再用100度的沸水進行沖泡,它們之間相同之處在于要先醒壺、醒茶和用100度的沸水沖泡,不同之處在于候湯的時間不同。(備注:韻香型鐵觀音是介紹清香型鐵觀音和濃香型鐵觀音之間,炭焙時的溫度比濃香型的溫度較低,屬細火慢焙型;色澤比濃香型鐵觀音略淡。)
候湯時間由長到短依次為清香型鐵觀音、韻香型鐵觀音、濃香型鐵觀音、陳年鐵觀音,其中陳年鐵觀音由于年份已久且間隔一至兩年要再次慢火細焙,所以品質(zhì)略靠近于紅茶類,所以候湯時間較短,不然茶水太濃。
3、鐵觀音紅茶沖泡水溫
鐵觀音紅茶是近年來興起的又一種制作工藝的茶類,制作方法跟武夷紅茶相似,采用鐵觀音的芽做為原材料制作,成品鐵觀音紅茶外形跟武夷紅茶相似,但沖泡方法又與紅茶有所不同,原因是其沖泡方法起初保留了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的傳統(tǒng)泡法,即要先通過醒壺、醒茶,此外不同之處在于鐵觀音紅茶醒茶的時間不宜長,動作要快、候湯時間要極短。
鐵觀音紅茶醒茶后,要采用紅茶的泡法,水溫為80度最佳,但在沖泡過程要控制溫度是很難的,只是一個大概,簡單的操作就是把沸水靜置一小段時間,夏天等氣溫較高時靜置的時間略長一些。
因此,除了沖泡鐵觀音紅茶要用80度沖泡之外,其它類別的鐵觀音沖泡的水溫以100度沸水為宜。
二,沖泡鐵觀音全攻略
了解了上面的這些之后,接著來看:茶具選擇及沖泡間隔時長、沖泡次數(shù)、沖泡技法、水質(zhì)選擇、茶具選擇、以及沖泡步驟。
1,茶具選擇及沖泡間隔時長
鐵觀音最好用蓋碗泡,水盡量用純凈水,水溫100度為宜,這是目前公認的主流泡法。第一道水洗茶和暖杯,第二道水十五秒為香,以后每道順延十五秒。值得一提的是,浸泡時間是因茶而異的,并非一成不變,這里只是提供參考。原則上來說,茶葉較嫩的浸泡時長略短一些,茶葉較粗的則反之;其次,茶干比較緊結(jié)的浸泡時間略長一些,較松的茶干反之;另外,茶水較濃的浸泡時間也要適當縮短,反之則延長。
2,沖泡次數(shù)
沖泡最好不超過七道茶水,若是春茶基本是五道。無明顯茶香后屬茶渣,雖有味實無保健之效。鐵觀音非越久越好喝,茶香回味為好茶獨有,所以品茶以新茶為佳,且上好鐵觀音有酸度,若久存則酸度漸失去,三千之茶與五百之茶無異。,
3,沖泡技法
鐵觀音沖泡技藝具體分為八道程序:洗杯、落茶、沖茶、刮沫、巡茶、點茶、看茶、品茶:日常沖飽鐵觀音畢竟不同于茶藝表演,網(wǎng)上很多有關(guān)于鐵觀音的沖飽方法都是轉(zhuǎn)載于茶藝表演的過程,既看不懂,又不實用。我把我們?nèi)粘W畛S脹_飽鐵觀音的方法整理了一下,供鐵觀音愛好者參考。
4,水質(zhì)選擇
用煤氣灶、隨手泡、電磁爐等工具先燒開水,要即燒即泡。因為泡茶要求溫度要高,一般要100度,而且泡鐵觀音水質(zhì)一定要好。首選山泉水,井水、桶裝水、或礦泉水次之。絕對不用城市里的自來水。水質(zhì)越好,則泡出的效果也越好。如果用熱水瓶里的水效果也是大打折扣,我們都是即燒即泡的。很多學術(shù)文章說泡茶最好用80度的水,不但泡不出味道,還嚴重影響口感,這樣的說法純屬以訛傳訛。沒有一個懂鐵觀音的人會這樣做的。
5,茶具選擇
準備泡茶工具最實用的不銹鋼茶池,純白瓷茶具,最中間的為蓋碗,我們這邊也稱“悶甌”,也有的稱“介碗”,一般采用中號的,口徑75mm,剛好泡標準的7克飽。還有小茶杯,僅這些也可以。講究的還有茶海(右邊的白瓷容器),茶濾(彈簧架上那個透明的小東西)與茶海配合使用,還有小夾子。我們這里有98%以上的人用這是這些工具。白色的瓷茶具可很好的觀察茶葉的顏色,千萬別選那些花花綠綠的。有文章說最好采用陶制的茶具,但只要是懂茶的人很少會用陶制的。開水開后把這些茶具燙洗一遍。 ,
6,沖泡步驟
(1)把茶葉放入蓋碗中。
(2)沖入滾燙的開水,并倒掉一遍。目的是去除茶葉里面的一些灰塵等雜質(zhì),起到一個講究衛(wèi)生的作用。
(3)再沖入開水,蓋上蓋悶一會兒,時間可自己掌握,想別濃點就多等會兒。接下來可開蓋聞香。杯蓋的香氣是茶葉質(zhì)量的重要一個方面。
(4)聞后把茶湯倒在茶海里,茶海上放茶濾,起過濾雜質(zhì)的作用。也可直接倒在小杯。
(5)把茶海里的茶湯倒在小茶杯里,再鑒賞茶湯的顏色。
(6)用夾子夾茶杯送到客人前。
(7)最后鑒賞茶湯的氣味、口感等。品飲茶水。
(8)接下去的第二泡、第三泡依上面的方法沖泡。具體沖幾泡要看茶葉的耐泡程度和個人的喜好而定。像我們在茶季鑒定茶質(zhì)的時候,有時只泡一、二泡就倒掉了。